人性最大的善,是不让别人为难,但善良有尺,忍让有度!(深度好文) < < 唐山翱云万物~王俊翔 < 导航
人性最大的善,是不让别人为难,但善良有尺,忍让有度!(深度好文)

修身

与人为善,天地皆宽...

人生在世,之所以痛苦,很大一部分在于,互不让步,相互为难。

古语云:与人为善,天地皆宽。

不让人为难,是一种善良,

更是一种境界。【老子道德经】

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

《论语》记载,子贡曾问孔子:

老师,这世间有没有一句话,可以凭着它终身实践并获取益处呢?

孔子略想了一下说:恐怕就是恕了吧,己所不欲勿施于人。

那什么是恕?

就是将心比心,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,自己不喜欢,不想要的东西,不强加给对方。

同样,自己喜欢,想要的东西,也不能强加给对方。

古时候,有这样一个故事:

有只鸟从海上来,它栖息在楚国边境。

楚王以为这是神鸟,便命人抓回好生招待。

它被供养在皇宫,每天都有仆人喂他山珍海味,有乐师为它奏乐。

但“神鸟”被震得惊恐不安、山珍海味也不合口,没几天便死了。

楚王理所当然的以为,自己的想法,就是鸟的想法,用自己的方式来供养“神鸟”,反倒把鸟给震死了。
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
位置不同,看到的景色也不尽相同。

其实,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,自己的好恶,并非别人的好恶。

我们没法控制别人,也没法按照别人的想法生活。

尊重和善意其实很简单,就是不让别人为难。

推己及人,我们的世界会美好一点,生活也会幸福一点。

与人方便,就是与己方便

《菜根谭》有云:处世退一步为高,待人宽一分是福。

人生,其实很奇妙,你不知道自己种的因,以什么样的果来回报。

人生在世,各有各的苦,也各有各的甜,有时候不为难别人,就是不为难自己。

只有将心比心,才能长久。

乔家大院能够留存到现在,这和乔致庸的德行有莫大的关系。

八国联军侵华期间,山西总督滥杀无辜,乔致庸冒了很大风险,救了从太原逃出的七个意大利修女。

意大利政府为了表彰乔家的行为,特意授予其一面意大利国旗。

后来中日战争打响,日本人看到乔家挂着盟友的国旗,就没有破坏乔家,而其他大户,都被洗劫一空。

乔致庸完全可以将修女送去总督,自行领赏。

但他没有为难她们,而是用自己的行动,捍卫了她们的生命。

有时候对别人的善意,最后会成全自己。

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,扔人泥巴,手留肮脏。

做人处事,与人为善,不让人为难,就是给自己舒适。

正所谓,做人留一线,日后好相见,

给别人留路,就是给自己更宽的路。

有一种温情,叫不与人为难

古人云:爱人者,人恒爱之;自轻者,人必轻之。

人在低处,把自己当人,人在高处,把别人当人。

这不仅是一种风骨,也是一抹人间的温情。

前几日,有这样一则新闻:

一位收废品的老大爷,骑着三轮,不小心撞向了路边的一辆豪车。

一位身着讲究的男士走过来,看了看被撞破的尾灯,便问:“你撞的?”

老大爷低着头,小声地说:“对,对不起...”

男士问:“您没受伤吧?”

老大爷不好意思地说:“没有。”

男子便放心地说:“既然如此,您就快走吧!”

看老大爷走远了,男士才掏出车钥匙,驶向了修理厂。

很多时候,不为难别人,是一种善良。

而处处为难别人,以此展示自己优越感的人,并不是真正的强大。

只有懦夫才会恃强凌弱。

鲁迅先生说过:“勇者愤怒,抽刃向更强者;怯者愤怒,却抽刃向更弱者。”

与人为善,既能够给别人带去舒心,自己也能够收获平和的心情。

《孟子》中曾说:“善与人同,舍己从人,乐取于人以为善。”

其实,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状态,就是不互相为难,别人活的轻松,自己也过的自在。

真正的为人处世,说到底,就是让人舒服,让人心安,

在权衡利弊后,依旧选择善良,不为难他人。

一个人如果不可一世,就算再有才能,也难以一展抱负。

说好话,行好事,人生路上,多些理解,多些宽容,也是为自己寻了一份方便。

《三字经》开篇即是六个字: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”


马克·吐温也说:“善良,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,它可以使盲人感到,聋子闻到。”

心存善念不错,与人为善也对,善心与善行当然值得肯定。

然而,善良若是失去了尺度,往往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,反倒偏离了行善的本意。

我们须得记住的是:不是所有人,都值得你以善相待;不是所有事,都值得你一再退让。

善良若无尺,会伤到自己

看到过一则故事。

有个善人,每天都会给自家门外的乞丐十块钱。虽然没听到过对方的一句谢谢,还是默默地坚持了整整两年。

后来,善人结了婚,开销变大了,就开始只给乞丐五块钱。

这一次,乞丐说话了:“以前给十块,怎么现在给五块?”

善人回答说:“我结婚了。”

乞丐闻言,一巴掌打在了善人的脸上,怒骂道:“你竟拿我的钱去养女人?”

这其实是个笑话,却又不仅仅是个笑话。

现实生活中,辜负他人的善良,甚至将别人的伸手帮忙看作理所应当,不但不思感激,反而不断索取的例子,比比皆是。

正如孟非所言:

有人请你帮忙,原指望你帮十分,结果你只帮了七分,对方便觉得你不仗义,非但不感谢你,反而觉得你欠他三分。很多人间恩怨,皆出于此。

有些时候,你给出去的善良若无尺度,只知一味满足被帮助者的要求,不但落不到好,反倒会招致祸患。

农民歌手“大衣哥”朱之文,在成名之后,被一大堆八竿子都打不着的“亲戚”缠上,个个都问他借钱。

九年间,他借出去了一百多万,家里有满满一抽屉的借条。

可这一百多万中,收回来的只有两万。

他上门去要账,别人非但不肯还钱,还对他恶语相向。

明明朱之文借给了村民们很多钱,还在默默地在为村里修路,做了不少的好事,口碑却越来越差,成了村里人口中的“白眼狼”。

王小波曾说过:“善良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错误的善良,不会给他人带来天堂,只会拖累你掉进地狱。”

老话说的好,升米恩,斗米仇。

你若好到毫无保留,别人就敢坏到肆无忌惮。

善良若是失了尺度,被伤到的其实是你自己。

忍让若无度,会惯坏他人

有句话说: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。

从小到大,我们似乎都在被教导:要懂得妥协。

然而,电影《教父》中有句台词说得好:

“没有边界的心软,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;毫无原则的仁慈,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。”

适时的妥协,是一种进退有度、能屈能伸的表现。可面对有些人,你的一再忍让,只会滋长对方的肆无忌惮。

三毛在出国游学前,曾被父母再三叮嘱:出门在外,凡事要懂得忍让。

一开始,三毛的确是这么做的。

住进学校宿舍后,她不光把自己的内务整理得井井有条,还经常主动帮室友们把活儿也干了。

久而久之,室友们开始觉得她理应如此,把铺床、打扫卫生、打水等事,都推给了她一个人干。

甚至于三毛的衣柜,都被室友们侵占,成了她们的“免费衣柜”。

三毛在《稻草人手记》中写到:“他们说吃亏就是便宜,如今我真是货真价实成了一个便宜的人了。”

忍一时,不是风平浪静,而是变本加厉;退一步,不是海阔天空,而是深渊在侧。

忍无可忍的她,决定奋起反抗,不再做任人随意拿捏的“好人”,亮出了自己的原则和底线。

她的硬气,换来的不是继续针对,而是室友们的偃旗息鼓。

她们对待三毛的态度,奇异地发生了转变。开始及时归还用了她的东西,甚至还会帮她打水、买饭。

正如余华所言:“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,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。”

弗洛伊德也说:“任何关系,我们都要敢于用愤怒守住自己的边界,人没有愤怒,就像一个国家没有武装。”

忍让若是没有尺度,只会让别人得寸进尺。反倒是你亮出了愤怒,才会叫别人有所顾忌。

善良应有尺,忍让须有度

知乎上有一个问题:“做人为什么要拒绝?”

有个高赞回答颇得我心:“很多时候,‘翻脸’代表着你的底线,保护着你的自尊,代表了在人际交往之中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:被尊重。”

正如毕淑敏所言:“拒绝就是一种权利,你那么好说话,又有谁能体谅你?生活本就不容易,很多时候,你舍弃了自己宝贵的时间,却被那些利用你善良的人们压榨。”

与人为善,本是好事,但若是被别人“绑架”了你的善良,就该懂得及时拒绝;懂得退让,本是智慧,但若是被一再逼迫,就该知道及时说不。

正如孔子在《论语》中所言:“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”

投我以桃,便报之以李;待我以怨,便报之以直。

看到过一则新闻,说的是一个小伙子,路见不平做好事,扶了一位老人,反而被讹诈。

在警察调取监控还他清白后,小伙子没有就此罢休,而是选择起诉这位讹人的老人,要求他登报道歉,并索赔一元。

他在乎的当然不是那一元钱,而是很多跟他有着类似遭遇的人都选择了不起诉,结果就是坏人越来越猖獗,不懂得收敛。

如果一直没有人站出来发声,此类事件只会越来越多,还会有更多无辜的受害者。

后来,双方达成了和解,小伙子把老人原本准备登报的钱,以自己的名义捐献给了红十字会。

爱默生说过:“你的善良,必须有点锋芒,否则就等于零。”

一颗良善之心,能够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光明。但在此之外,也要懂得给这颗心武装上“铠甲”,免受无妄的伤害。

往后余生,仍愿你善良,但记得把握好尺度,掌控好分寸,温暖他人,也保护自己。

只有这样,路才会越走越远,越走越宽。请您转发分享,福生无量!【老子道德经】

老子道德经

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鸿蒙蝴蝶云系统唐山翱云万物
入云端|商务端|祥云端|网游端
中国企业形象公信系统